"

  原標題:劉士餘帶隊,副部級當主持人,證監會為何對此事如此重視?

  今天上午,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下稱“交易中心”)內出現了中國證監會的“豪華組合”。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副主席薑洋、副主席方星海均來到現場,隻為中國原油期貨正式在交易中心掛牌上市。

  分管證監會國際業務的方星海親自當起了上市儀式的主持人,而劉士餘則在致辭中說:

  “中國原油期貨從醞釀到今天正式上線,曆經17年。我們將銘記17年來社會各界持續的關心和期望。”

  17年的籌備與等待,17年的付出與努力,中國原油期貨到底有多重要?

  中國原油期貨的“前世今生”

  早在1992年,原南京石油交易所就開展過石油期貨交易。

  一年後,當時的上海石油交易所也推出了原油、成品油等多個期貨合約,成交量曾經占到國內石油期貨交易的70%以上,在國際上也僅次於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和英國倫敦洲際交易所。

  但由於缺乏統一監管,導致缺陷明顯,風險敞口較大。1994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發生“3•27國債期貨”事件後,有關方麵加強了對於各類期貨交易的監管,基於實際情況,在當年年中關閉了金融期貨和絕大多數商品期貨交易,中國的原油期貨也就在此時被畫上了一個休止符。

  “回頭來看,那時這樣做也許是迫不得已,但人們的普遍觀點是,原油期貨作為國際上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對於經濟活動有著極大的影響,將它長期關閉弊大於利。”⠧”𓨐쨭‰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說。

  隨著建立國內統一的原油期貨交易市場,推出具有中國市場特點的合約及交易規則逐漸成為市場各界的共識,在有關部門的反複認證、不斷修改、多輪測試後,現如今,資本市場又重新迎來了原油期貨。

  桂浩明表示,推出原油期貨,特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原油期貨,不僅僅是期貨行業的發展問題,也關係到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平穩發展,其必要性、重要性不言而喻。

  重啟原油期貨的意義在哪?

  “原油期貨上市,無論對於中國期貨市場還是石油業來說,都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是裏程碑式的事件。”薑洋此前在一篇署名文章中這樣寫道,並表示“我的原油、他的定價”亟待改變。

  薑洋指出,⠥…觐ƒ原油貿易定價主要按照期貨市場價格作為基準。目前,國際上有10多家期貨交易所都推出了各自的原油期貨,其中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旗下的紐約商品交易所、倫敦洲際交易所是世界兩大原油期貨交易中心,它們的西德克薩斯中質(WTI)原油期貨、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分別扮演著北美和歐洲基準原油合約的角色。

  盡管亞太地區的原油消費量和進口量大,但在該區域內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期貨市場為原油貿易提供定價基準和規避風險的工具。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國都在建立原油期貨市場方麵開展了探索和嚐試,但影響力都不大,沒有形成原油貿易定價的基準。

  由於沒有一個充分反映亞太地區原油實際供求情況的定價基準,因此亞太國家隻能被動接受新加坡普氏報價、迪拜商品交易所的阿曼原油期貨價格等作為原油貿易的定價基準。但是這些價格並沒有反映中國及亞太地區其他主要原油進口國的真實情況。

  薑洋稱,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國家從中東地區進口原油的價格,比歐美國家在同一地區購買同品質原油要高,這對於亞太國家是一件很吃虧的事情。

  其言下之意正是要以中國原油期貨改變“吃虧”的現狀。

  同時,薑洋表示,原油期貨上市的意義有四個方麵。一是,方便中國廣大企業利用本土原油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管理風險,同時把寶貴的投資者資源留在國內。

  二是,彌補現有國際原油定價體係的缺口,建立反映中國及亞太市場供求關係的原油定價基準。這不僅對中國,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都是一件好事。

  三是,隨著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原油期貨市場逐步成熟、吸引力的增加,將促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四是,做商品期貨對外開放的探路者。商品的同質性、現貨市場的自由貿易和大宗商品貿易適用“一價定律”,決定了商品期貨市場具有國際化、全球化的天然屬性,因而對外開放更加緊迫。原油期貨在開放路徑、稅收管理、外匯管理、保稅交割及跨境監管合作等方麵積累的經驗可逐步拓展到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其他成熟的商品期貨品種,進而推動中國商品期貨市場全麵開放。

  原油期貨的中國特色

  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中國原油期貨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麵。

  一是“三化”,即交易國際化、交割國際化和結算環節國際化,更加方便境內外交易者高效參與;二是不含“兩稅”,即計價為不含關稅、增值稅的淨價,此舉最大程度避免了稅收政策變化對交易價格的影響;三是“人民幣計價”,同時也接受美元等外匯資金作為保證金使用。

  此外,依托保稅油庫、進行實物交割的“保稅交割”方式,也有利於國際原油現貨、期貨交易者參與交易和交割。總體而言,與國際上的原油期貨比較,中國原油期貨差異主要體現在交割方式、每日結算價、交易時間以及保證金要求等方麵。

  在桂浩明看來,中國原油期貨其最大特點可概括為17個字:國際平台、淨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這也是中國版原油期貨的重大突破。”

  桂浩明表示,上述交易中心設立在上海自貿區,自貿區是對外資開放的,這樣就為外資方便地參與中國的原油期貨交易打下了基礎,中國版原油期貨的國際化也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同時,此次原油期貨實行淨價交易就解決了稅費成本及其所帶來的比價較為麻煩的問題,有助於使得交易變得較為簡潔、流暢,從而提高其流動性,吸引各類投資者積極參與。

  保稅交割則體現在由於交易場所是設在自由貿易區內,那裏兼具保稅區的各項功能,這樣就能夠實現保稅交割,這同樣也能夠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參與者的資金使用效率,從而在與海外其他原油期貨市場的競爭中具備一定的優勢。

  而原油期貨交易具有全球性,會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參與者,因此通過人民幣計價,推動本幣的國際化,擴大本幣在原油定價中的影響力,應該說有利於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更加公平地進行,對各國來說都將是一個多贏的結果。

  “國際平台”。由於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原油,因此原油期貨必須向國際投資者開放,因為交易如果不能國際化,將很難獲得話語權,其市場意義也就大打折扣。而按照現行規定,中國資本市場還沒有完全對外開放,外資參與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交易是受到限製的。於是就有了讓上海期貨交易所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子公司——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的設想,自貿區是對外資開放的,這樣就為外資方便地參與中國的原油期貨交易打下了基礎,中國版原油期貨的國際化也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淨價交易”。此次原油期貨實行淨價交易就解決了稅費成本及其所帶來的比價較為麻煩的問題,有助於使得交易變得較為簡潔、流暢,從而提高其流動性,吸引各類投資者積極參與。

  “保稅交割”。由於交易場所是設在自由貿易區內,那裏兼具保稅區的各項功能,這樣就能夠實現保稅交割,這同樣也能夠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參與者的資金使用效率,從而在與海外其他原油期貨市場的競爭中具備一定的優勢。需要關注的是,國內此次推出的原油期貨,是以中質含硫原油為標的的,這與美國以及英國市場以輕質含硫原油為標的不同。

  客觀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加工的大都是中質含硫原油,而歐美市場加工的大都是輕質含硫原油,這樣中國版的原油期貨就更加貼近亞太地區的實際需要,在交易中也就具有了某種獨特的優勢。另外,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在時區上處於“東八區”,恰好在倫敦與紐約所處時區的中間,客觀上能夠填補原先倫敦與紐約原油期貨交易在時間上的空白。原油價格的波動受事件影響很大,而無論是地緣政治事件還是自然災害事件等,其發生是全時段的,這也使得國際上也一直有全天候交易原油期貨的需要,現在中國版原油期貨的推出,為滿足這種需要提供了可能性。

  “人民幣計價”。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也已經進入國際儲備體係,因而有條件在一定範圍內推行人民幣的國際化,現在國際貿易中人民幣結算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在國際性的原油期貨交易中,實行人民幣計價,更是一項有重大意義的實踐。

  中國作為原油生產與消費大國,立足於本國需求的原油期貨,以本國貨幣計價,本身就是天經地義的;而由於原油期貨交易具有全球性,會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參與者,因此通過人民幣計價,推動本幣的國際化,擴大本幣在原油定價中的影響力,應該說有利於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更加公平地進行,對各國來說都將是一個多贏的結果;此外,更是對現行失衡的國際金融、經濟秩序的必要的補充與完善。當然,實行“人民幣計價”,在操作上並不難,但要獲得國際投資者的廣泛認同,可能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那種認為中國上市了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交易,就將從根本上改變國際原油期貨交易的格局、動搖美元在商品期貨計價中的壟斷地位的觀點,實則言過其實了。應該清醒地看到,“人民幣計價”要真正在市場上發揮出作用,還需要經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原油期貨領域,其效果究竟如何,更應該讓實踐來檢驗。

責任編輯:桂強

"

文章发布:2025-07-05 07:40:44

本文链接: http://3uh7a.functage.icu/G1o4su/403.html